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好書 :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千萬

這本書已經從市圖借來很久了, 卻一直沒時間好好地看. 這幾天決心一口氣看完, 覺得這真的如作者安德魯-哈蘭所說, 是一本寫給完全不懂財務, 但渴望投資的人. 作者是一位在新加坡美國學校任教的高中英文老師, 以中等的收入, 在三十幾歲就成為零負債的千萬富翁, 靠的就是正確的投資觀念與穩當的投資策略-買指數型基金以及股債平衡配置.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千萬

Source : 博客來

學校從來不會教我們如何投資理財, 這使得頂尖大學畢業生的理財知識只比一個 14 歲的中學生多一點而已. 缺乏理財知識與正確的投資觀念, 使得一般人養成錯誤的消費習慣, 例如剛出社會就想買新車, 使用卡債與信用卡循環利息等等. 當發覺理財很重要時又進入股市盲目追高殺低, 或聽信理專的建議投資, 這樣比不投資還糟糕. 理專是靠抽佣過活的, 他們對佣金高低的關心程度遠比你是否適合買這商品還重要. 理專比中世紀販賣贖罪券的赦罪僧還不如的地方是, 赦罪僧會明確告訴你上天堂要花多少代價, 但理專卻不會告訴你隱藏在漂亮包裝後面的高額費用 (顧問費, 管理費, 手續費, 危險保費等等), 還有他們拿了多少佣金.

作者是從一些謹慎理財的人身上學到的知識並從中獲得啟發, 他寫這本書的目的, 就是要彌補教育體系不教, 但對我們的人生是否富足非常重要的 "財商". 他把這些應該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整理為九個容易實踐的投資理財法則, 希望讀者建立正確觀念, 不要受那些想把手伸進你荷包的理專操控, 同時能避免令人恐懼的貪婪陷阱, 自己做出最佳的投資.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摘要 :

Lesson 1 : 像真的有錢人一樣花錢
  1. 想要建立財富, 必須像醫師誓詞 "避免病人受到傷害" 那樣, 做到避免財富受到傷害, 絕對不做有違財富累積的事. 第一步必須建立資產而非負債, 也就是花費要比收入少, 這樣才能累積資本. 其次是將累積的資本做聰明投資
  2. 許多人無法分辨甚麼是 "需要的", 甚麼是 "想要的", 不斷地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透支消費, 欠下利率奇高的卡債, 以至於傷害了自己的財務狀況. 無論你的薪水有多高, 如果失去工作便無法過好生活, 那你就不算是真的有錢人, 你必須量入為出
  3. 甚麼是真正的有錢人 ?
    a. 如果不工作仍有足夠的錢過生活.
    b. 有足夠的投資, 退休金或信託基金, 可以提供兩倍於國內中等家庭所得之生活水準.
    以台灣來說年平均約 90 萬, 則不工作還必須有年收入 180 萬才算真正有錢人
  4. 美國職籃球員年收數百萬美元, 但統計顯示高達 60% 的球員在退休後五年內就宣告破產, 主因是他們對理財所知不多 (因為高中沒教), 加上收入高不知節制消費. 
  5. 九個致富法則的第一條是 : 要用 "想要有錢" 的態度和方式來花錢, 盡量減少購買不必要的東西, 便能夠存下最多的錢做為投資之用. 想要越來越有錢, 必須擬定計畫觀察檢討花費狀況, 如此才有錢投資, 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法則.   
  6. 變成真正有錢人的起點是花得比賺得少, 把餘錢做長期投資, 利用股票市場的複利效果, 即使中等收入也能累積可觀的財富. 致富三部曲 : 控制消費, 累積資本, 有效投資.
  7. 許多人想要追求財富與財務獨立, 卻陷入 "看起來有錢" 的假象中, 舉債購買高檔商品 (例如豪華房車), 以至於無法真正變有錢. 調查指出, 最受千萬富翁青睞的汽車是平價的豐田, 而非 BMW 或法拉利. 車子不是投資, 而是負債, 因為它每年都會折舊 (即不斷貶值), 與不動產, 股票, 債券等會孳息的長期資產是天壤之別. 想要有錢就別做傻事, 應該把錢投資在會隨時間增值的資產上. 不要花大錢買新車, 應該買已經有人幫你付了折舊費的中古車 (建議低里程數保養良好的日系車).
  8. 有錢人得到的教訓是 : 銀行不是真正的朋友, 銀行存在的目的是為股東賺錢. 銀行會用最和藹可親的態度, 說服你購買差勁的投資商品或申辦要付很多年利息的房貸. 如果不想被不動產拖垮, 申請房貸前請將利率加一倍, 看看是否還有能力支付. 
  9. 中國俗諺 : 富不過三代, 把錢交給從來不知道賺錢辛苦的年輕一代會發生甚麼後果? 答案是揮霍. 因為輕易得來的錢也會被輕易浪費. 接受父母的財務協助, 反而妨礙了一個人創造財富的能力. 統計顯示,只有學校教師與大學教授這兩種職業的人, 在得到父母財富協助後仍然比較富有 (可能是老師通常比較理性與自制).
  10. 厭惡負債是成為有錢人的重要特質. 把負債視為一種危及生命的恐怖疾病, 會幫助一個人早日邁向財務自由. 
  11. 投資要趁早, 想要變有錢, 年輕時過著節儉生活, 將能大幅提升你成為有錢人的機會. 
Lesson 2 : 複利的諾亞定律
  1. 中學數學坦白說對於大多數人的未來人生並沒有多大用途, 除了神奇的複利公式以外. 複利的威力連愛因斯坦都讚嘆為宇宙間最大的能量, 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巴菲特很早就領悟了這個致富的秘訣, 他 11 歲就買進了人生中的第一支股票, 但還開玩笑說自己起步太晚了. 因為複利的秘密就是時間以及不斷滾進去的本金. 及早展開有效的投資是你能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2. 不要直接給年輕人錢, 那會削弱他們致富的能力, 必須讓他們學會自己賺錢. 很多父母了解複利的威力之後, 就想要為子女的將來固定撥出一筆錢, 但這與鼓勵子女學會賺錢存錢及投資卻大不相同.
  3. 如果你想在股市與債市提升致富機會, 最好的策略就是及早開始, 這不僅讓你贏在起跑點, 還能產生神奇的複利威力, 使晚起跑的人無論如何也追不上你. 越早起步風險越低. 如果你已經五十歲, 那麼沒有時麼時刻比當下就做更好. 
  4. 確保成功的最好方式是在全球股市投資.
  5. 要知道自己多麼浪費, 只要在每天睡覺前寫下買了甚麼, 這是一種負責任衡量自己消費的方式, 開銷就會逐漸減少. 將每月收入減掉平均生活費後, 就是每月可用於投資的錢, 但是不要到月底才將錢用於投資, 應該一領到錢就自動將資金轉帳到已選定的投資帳戶中, 否則月底就會沒錢去投資了. 如果有外快或獎金, 應該將至少一半的錢放進投資帳戶, 剩下的錢可以放進一個獨立帳戶, 以備不時之需.
  6. 揹車貸卡債, 就算精通投資也白搭. 真正有投資頭腦的人絕對不會做這種傻事, 因為信用卡循環利率高達 18%, 你的投資必須有 18% 以上的稅後年報酬率才養得起卡債, 你有這種投資功力嗎? 
  7. 股票有漲跌, 但方法正確一定能創造財富. 平均而言, 短期買賣的投資獲利往往不如長期持有者. 為避免投資風險太高, 最佳的股市投資策略之一是持有股市中的每檔股票 (即指數型基金), 而不是猜測哪檔會上漲 (個股). 只要有耐心, 股市的雙重報酬率一定可帶來可觀報酬率, 關鍵是及早開始與持續投資.
Lesson 3 :
  1. 大多數專業理財顧問的建議並不能為我們帶來最佳的投資結果, 一般的投資人都被騙了, 因為大部分的理財顧問是用客戶的錢來幫自己賺錢, 他們其實是理財商品 (通常是主動型基金) 推銷員, 總是將自己的利益放在客戶的利益之前.
  2. 只要你購入三種指數型基金, 你的錢幾乎等於投資在全球金融市場, 投資績效可以打敗大多數的金融專家 :
    (1) 本國股市指數 : 例如 台灣五十, 台灣高股息等
    (2) 國際股市指數 : 例如那斯達克 100, 史坦普 500 等
    (3) 公債市場指數 : 例如巴克萊公債指數基金
  3. 巴菲特說 : "人們從專業基金經理人那裏得不到甚麼投資好處 ... 持有股票的最好方法是投資指數型基金". 1970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說 : "分散股票投資組合最有效的方法, 是投資低管理費的指數型基金". 1990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勒也說 : "大部分的退休基金經理人都應該採取被動式 (指數型) 的投資策略".
  4. 理財顧問會建議你購買主動型基金, 因為他們可以從中得到較多的佣金, 如果你購買被動式基金, 他們幾乎無利可圖. 但是理專會想盡辦法讓你相信他們有能力可以找到打敗股市指數的基金, 因為他們的生計全仰賴於你是否相信. 
  5. 從數學上來看, 整體股市指數型基金不可能打敗市場的平均報酬率. 
  6. 如果主動式基金不需要管理成本, 而且理專願意為你免費工作, 那麼就有可能打敗指數.
  7. 長達 15 年比較股票基金與標準普爾 500 指數表現的研究顯示, 96% 的主動型基金的表現不如股市大盤指數. 而長達 20 年的主動式基金資料則顯示, 基金的陣亡率是 17%, 績效不佳的基金往往只能與其他基金合併或退場 (清算).
  8. 當考慮了管理費用, 存活偏差與稅金時, 主動型基金的績效一定比指數型基金遜色很多. 主動式基金會主動吃掉你的錢, 因為投資人除了可能看到的管理費用與銷售佣金外, 其他費用如手續費, 交易費, 行銷費與稅賦等隱含成本都會被隱藏起來, 而且不管基金有沒有賺錢, 管理費都是一定要花的成本.
  9. 按照績效排名買基金必敗, 主動型基金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優異表現後, 通常績效會回歸到平均值或以下, 亦即, 若購買那些績效優異的基金, 最後可能為你帶來損失. 投資人的愚蠢行為之一是根據過去績效來選擇基金
  10. 吃掉主動型基金獲利的重要因素是持股的周轉率, 交易頻率越高, 其賦稅效率就越差, 稅前績效亮麗, 但稅後獲利卻比被動式的指數基金少. 對投資人而言, 唯一需要重視的數字是稅後淨利.
  11. 主動式基金高達 3% 的手續費會吃光你的獲利.
Lesson 4 : 等待下一回的股市暴跌, 開心
  1. 大多數的投資人會陷入與自己內心搏鬥的情況, 個人的情緒會對最佳投資計畫造成破壞. 投資人對於跌價的恐懼使他們無法再基金低點時買進; 而當基金來到高點時卻興致勃勃拼命買. 在投資上這是一種自我毀滅, 這種荒誕的行為使他們付出高於平均價格的成本去購買基金, 嚴重破壞了理財目標. 投資人其實不用盯著股市起落, 只要定時定額購買同一檔指數型基金, 長期投資報酬率會比主動型基金好.
  2. 一般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誤解 (以為市場是可以預測的), 誤以為自己可以正確掌握進出時機(所謂波段操作, 低買高賣), 使得他們必須時時面對自己的心魔. 股票市場具有隨機性 (投機性), 投資人的恐懼與貪婪使股市短期上非常不理性. 有紀律地機械性操作指數型基金才是長期投資人穩賺不賠的致富之道 (定時定額, 或漲時減碼, 跌時加碼). 股市何時進場不重要, 待多久才重要.
  3. 對付隨機不理性的股市, 正確的策略是不要去猜測股市的漲跌, 因為影響股市的因素非常多, 無法理出明確的關聯, 你不太可能猜對一頭情緒失控的拉不拉多犬會跑向何方, 所有漲跌的說法其實都是後見之明. 
  4. 建立一個可靠的分散式投資帳戶, 最簡單的方法是持有股票與債券的指數型基金. 債券獲利較慢, 但比較穩定可靠. 一個可靠的的投資組合是將部分資金放在股市, 部分放在債市, 隨年齡增長, 債券的比例要增加.  
  5. 一個簡單的股債配置原則是, 債券比例等於年齡, 例如五十歲的人, 股債約略各佔 50%. 當股市狂跌時, 債券比例會被拉高, 這時應該賣掉部分債券指數型基金, 轉進股票指數型基金, 以維持原先的股債配置比例. 反之, 當股市屢創新高時, 比例就會失衡, 這時應該賣掉股市基金, 轉進債券基金.
  6. 投資人應該關心的是企業獲利的變化, 而不是下周的行情. 當企業獲利與股價表現脫節時, 正是他們致富的時機. 投資人會在百貨公司結束營業大拍賣時搶購, 但股市崩盤時卻不敢進場瘋狂搶撈好貨色, 因為擔心還會跌更深, 此乃對股市運作不了解, 以至於無法堅持正確的投資策略之故.  
  7. 股市好比是雜貨店, 當它大降價時, 便是搶購保久產品 (例如罐裝豆子) 的好時機. 如果認為下周可能會更便宜, 你可能就錯失機會, 若下周價格續降, 那就多買幾罐. 對薪水族而言, 股市下殺是一場難得的盛宴. 巴菲特在回答富比世專訪時說, 當他面對股市大幅下跌時, 會覺得自己像是在後宮裡過度縱慾的傢伙.
  8. 如果用股票指數型基金與債券指數型基金建立一個可靠的投資組合, 就可以在保有穩定的投資獲利的同時, 又能好好地利用股票市場非理性行為所帶來的好處. 
Lesson 5 : 股市崩盤照樣賺 : 懶骨頭投資組合
  1. 只買股票指數型基金會使資產受到股市大盤波動的影響, 應該搭配債券指數型基金組成一個均衡的投資組合來避險. 
  2. 短期債券 (1~3 年公債或績優公司債) 是比較安全的資金停泊之處, 因為長期債券的利息可能被通膨所侵蝕.  
  3. 當通膨率或市場利率上升時, 債券價格會下跌, 因為債券利息扣掉上升的通膨後, 報酬率變少, 因此接手債券的意願會降低, 想賣掉手上債券的人只好壓低價格. 而銀行升息也會吸引資金轉定存, 同樣會使債券價格下降. 人們都想利用債券價格波動來賺錢, 這催生了債券交易市場的出現. 
  4. 在你的投資帳戶中, 應該要有一檔短期債券指數型基金, 一檔本國股市指數型基金, 以及一檔國際股市指數型基金, 此種配置模式在統計上可以為你創造最高的成功投資機率. 而股債的配置比率原則, 債券比例應該等於你的年齡, 例如五十歲時, 債券部分應佔全部投資的 50%. 如果可承受較大風險, 想再積極理財, 可以將年齡減掉 20, 即 30%. 
  5. 五十歲投資者的指數型基金股債平衡操作方式是維持股債各半配置, 然後定期 (例如每個月撥款時) 檢視資產是否維持平衡, 當兩種資產超過預定報酬率時 (例如 20%), 就賣出該資產投入另外一個資產, 以維持兩者 50:50 比例, 此方式能夠機械式地利用股票與債券兩種市場天然的翹翹板特性來創造最高而穩定的獲利. 每月持續投入的資金要買進表現落後的標的以重新取得平衡. 
  6. 如果你的投資組合中, 股市指數型基金包括本國與國際基金, 則其配置比例也可以參考股債配置原則, 即國內國際各半, 然後每個月撥款時檢視是否需要平衡, 賣掉表現好的基金, 投入表現較差的指數基金 (賣掉贏家, 買進輸家), 只要將投資組合調回原本的配置比例即可.  
  7. 投資國外市場應選擇整體鶻際股市指數, 避免風險高的單一國家股市指數.
  8. 主動式平衡基金也是採取股債平衡, 為何在金融海嘯時仍然慘跌? 唯一的解釋是基金經理人因為害怕而在股市下跌時把股票賣掉了, 失去了平衡機制所致. 
  9. 沒有採取股債平衡配置的缺點是, 當股市下跌時會因為手中沒有債券可賣, 完全無法趁機買便宜股票. 五十歲以上的中年投資人特別需要債券指數基金來保護資產的穩定成長. 
  10. 建立一個有紀律的投資計劃, 並定期調整以取得投資平衡, 便可以避免對市場作為位的猜測, 去除因情緒而產生的干擾. 
Lesson 6 : 在你居住的國家做指數化投資
  1. 永遠要記住 : 金融服務業的目標是為他們賺錢, 而不是為你.
  2. 只要學會如何建立指數化投資帳戶, 你花在投資決策與交易上的時間就會減少, 每年只需要花一小時在投資上, 你將有 90% 的機率能夠打敗投資專家.
Lesson 7 : 揭開理財顧問的把戲
  1. 要讓自己在股市有最好的機會, 關鍵是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 主動型基金經理人無法在股市滅頂前即時浮出水面. 他們無法算準市場變化的時點, 而且研究顯示, 過去表現良好的基金少能夠維持高績效. 
  2. 你只要晚上花一些時間讀書, 不需要太久, 你就能比大部分的理財專員更了解個人理財.
  3. 任何想要從事投資的人都應該閱讀下列兩本經典著作 :
    (1)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墨基爾的 "漫步華爾街"
    (2) 先鋒集團創辦人伯格的 "共同基金必勝法則"
    當你讀完這兩本書後, 你的理財知識將比 99% 的證券經紀人與大多數的理專還要豐富.
  4. 組合基金 (fund of fund) 並不直接投資與持有股票, 而是持有一系列基金, 其費用比一般基金較高.
  5. 大部分的退休基金都買指數, 而且採取 60% 股票與 40% 債券的配置方式.
  6. 堅持投資指數型基金或許很無聊, 但這是能讓你避免被險惡的股市吞噬, 餅有最好的機會透過股票與債券致富.
  7. 遠離主動型基金, 不要妄想打敗市場, 請將錢放在指數型基金上. 
  8. 理財顧問會千方百計用各種說詞來誘惑你買他們推銷的主動式基金, 他們會把指數型基金形容為 "賤民", 其實投資產業是個大騙局, 是個龐大的財富掠奪機器, 透過高費率來奪取你荷包裡的金錢, 而你可能直到一切都太遲了才會發現真相.
Lesson 8 : 高投資報酬率背後的真相
  1. 學會打敗絕大多數的專業投資人並不難, 只要投資指數型基金就對了.
  2. 抗拒 "容易賺錢" 的誘惑很重要, 投資人最糟糕的是妄想以新的理財策略來獲致成功, 這會讓你的辛苦錢輕易被騙走. 超高利率就是一種警訊.
  3. 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有些人可能會對你做出一些極為有利可圖的承諾, 別理他們, 這只會讓你頭疼, 還可能把你的資產捅出個大黑洞. 錢被騙走只能怪自己.
  4. 垃圾債券 : 那些財務狀況不佳的公司所發行的債券 (通常利息很高, 違約率也高).
  5. 從歷史資料來看, 新興經濟體的投資報酬率不一定能勝過經濟成長趨緩地區的股市表現. 伯恩斯坦在 "投資人宣言" 一書中指出, 1988~2008 這 20 年統計顯示, GDP 成長達一定水準的新興國家, 其股市投資報酬率比成長趨緩的 (已開發) 經濟體還低. 不要落入 GDP 成長率的陷阱. 新興市場也許很刺激, 其躍升速度有如火箭發射, 但也可能如隕石般墜落 (這兩年的中國股市?). 不要在新興市場投入大把金錢.
  6. 黃金絕對是短線, 只能賺差價, 加計通膨因素後, 長期不會有獲利, 黃金不算投資, 而是投機. 黃金的價值在於讓持有者在戰亂時用來換取麵包.  
  7. 避險基金 (Hedge fund) : 又稱為對沖基金, 是利用金融期貨, 期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或工具以及財務槓桿來規避風險增加收益的基金. 避險基金的風險很高, 而且缺點比優點多, 投資指數型基金才是較好的選擇.
  8. 1996~2004 期間統計顯示, 只有不到 25% 的避險基金存活, 陣亡率高達 75% 以上, 避險基金其實風險相當高, 因為交易頻繁導致效益很差, 其績效僅比大盤指數高出 1~2% 而已. 
  9. 伏爾泰 : "最好" 往往成為 "好" 的敵人, 目標太高反而容易失敗.
Lesson 9 : 如果你真的很想買股票
  1. 如果無法克制自己買個股, 那麼請將投資組合中 10% 的資金獨立出來, 其餘 90% 還是放在分散式的指數型基金.
  2. 大部分的千萬富翁並不交易股票, 他們會長期持有手中的股票. 交易越頻繁, 再扣除稅金與費用後, 獲利就變少了. 
  3. 不要管那些快速變換, 報導下個熱門產業或交易手法的投資資訊. 巴菲特長期以來在股市獲利的方法是 : 找到股價合理的好企業, 或是更理想地, 找到股價偏低的好企業. 
  4. 要買個股的人應該精通兩件事 :
    (1) 必須知道股價何時下跌, 股價跌是件好事.
    (2) 必須學會如何判斷企業好壞
    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 股市上漲反而令人痛苦, 如果想要買股並進行至少為期物年以上的投資, 你應該比較希望看到停滯甚至下跌的股市.
  5. 連笨蛋都能經營的企業就是好企業. 彼得林區曾說, 投資人應該購買連笨蛋都能經營的企業, 因為總有一天, 有個笨蛋將會掌管這個企業
  6. 照理說科技股應該比傳產股便宜, 因為科技股的可預測性比較低, 但實際上卻剛好相反.
  7. 當投資人用分配到的股利再投資時, 買傳產股的報酬率會比科技股好很多. 
  8. 免盯盤的好企業 :
    (1) 具有長期競爭優勢, 股價處在相對低點
    (2) 經營相對簡單, 產品售價會隨通膨提高
    (3) 低負債水準 (看盈餘負債比, 而非資本負債比)
    (4) 總資本報酬率高的企業效率高 (>15%)
    (5) 經營者持股 10% 以上
關於指數化投資, 可以參看提倡指數化投資不虞餘力的綠角先生的這幾篇文章 :

寶來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與寶來台灣卓越50ETF的比較
寶來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與寶來台灣卓越50ETF的比較 : 續1
寶來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與寶來台灣卓越50ETF的比較 : 續2
寶來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與寶來台灣卓越50ETF的比較 : 續3

這篇也不錯 :

買指數型基金就對了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