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TCP/IP 閱讀筆記 (一)

本周要開始學習以前被我視為 Low-end 而不肯用心學習的網路技術. 以下是閱讀 "CCNA 網路探索指南 (培生)" 這本書的摘要筆記 :

LAN, WAN 與 Internet :

  1. 依服務層面與涵蓋區域, 網路可分為 : LAN < WAN < Internet
  2. LAN 網路中的終端設備與終端使用者受到一個共同的管理機制所控制.
  3. WAN 唯一的目的是用來連接相距較遠的 LAN, 在 WAN 上沒有任何終端使用者.
  4. Internet 是以 WAN 連接兩個以上 LAN 所形成的互聯網路.
  5. 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 網路介面卡是連接電腦與 LAN 的實體介面, 每一片 NIC 卡都有一個唯一的實體位址以資識別. 

網路協定與參考模型 :

網路協定定義下列內容 :

  1. 訊息格式 (e.g. 每個 segment 可包含多少資料)
  2. 中繼設備共享路徑資訊的方式
  3. 中繼設備之間更新訊息的方法
  4. 起始與終止主機之間通訊的程序

網路工程師以兩種模型來描述網路 : 協定模型 (TCP/IP) + 參考模型 (OSI 七層模型)

  1. OSI 參考模型並非一個實作的規格, 也未定義明確之網路服務, 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用來協助了解網路的功能與程序. TCP/IP 則是一個開放的協定標準.

  2. TCP/IP 協定模型分為四層 :
    應用層 : 呈現應用資料給使用者, 例如 HTTP
    傳輸層 : 負責設備之間的通訊, 執行錯誤修正 (TCP)
    網路層 : 尋找最佳路徑將封包傳送到目的地 (IP)
    存取層 : 專司媒體存取 (Ethernet)
  3. 傳輸層會將應用層的資料分段 (segmentation) 與封裝 (encapsulation) 後, 交給網路層傳送到目的地. 所謂封裝就是在資料前面添加該層的標頭 (header).

資料單元 (PDU) :
  1. 網路模型的每一層都有其協定資料單元 (Protocol Data Unit) :
    應用層 : Data
    傳輸層 : Segment
    網路層 : Packet
    鏈路層 : Frame
    實體層 : Bits
  2. 網路位址 :
    OSI 模型中有三層具有位址資訊 : 鏈路層, 網路層, 傳輸層, 來源端的這三層的 PDU 都會添加其位址資訊, 供目的端的同層 (Peer) 解讀. 其中傳輸層使用 port 號碼來識別目的主機上接收此資訊的程序 (應用程式), 而其他兩層 (網路層與鏈路層) 的位址資訊則是用來確保找到正確的主機. 第 2 層位址資訊稱為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位址, 用來定址區域網路中的主機 (實體位址), 因此 MAC 位址在區網中必須是唯一的; 而第 3 層位址資訊為 IP 位址, 用來給中繼網路設備 (即路由器) 尋找 Internet 上的主機, 將資訊從一個區域網路傳遞到另一個區域網路.

~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