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

英文不好 乾脆別念大學

這是yahoo的一篇新聞, 據說今年零分就可上大學, 大家都說奇怪. 其實奇怪的不是現象與制度, 怪的是幾千幾百年來不變的價值觀: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也就是所謂的士大夫觀念. 老狐狸認為, 現在的新手父母都應該去看村上龍的那本"工作大未來", 了解自己該如何調整價值觀, 該如何對待孩子的教育, 並規劃未來. 天生我才必有用, 不是每個孩子對學術都有興趣, 也不是每個孩子將來都應該當醫生, 當教授(那個自己一直想當卻沒當成的腳色). 而一般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都能念博士, 卻搞不懂念博士只是投入學術研究的必要條件而已(就是將來準備當教授, 研究員啦!). 如果孩子根本不喜歡教書做研究, 硬要他們走這條路, 或許真能勉強拿個博士, 然後呢, 過著他認為枯燥乏味的教授生涯. 上過物理就知道, 人的才能就像大小長短不一的音叉, 有的人頻率比較高, 發出清脆高亢的聲音; 有的人比較低沉, 發出厚實低盪的聲響. 走對了路, 好比兩支相同自然頻率的音叉擺在一起, 會起共振, 把驚人的潛能震到極限, 發光發熱. 歷史上那些有成就有貢獻的人, 就是潛能沒有被浪費, 反而被充分開發的人. 有不少父母的責任, 是在孩子14歲以前, 觀察測試他們的興趣與性向, 大略掌握孩子在哪方面具有潛能, 然後投入資源培養, 這樣將來他們比較有可能樂在工作. 而不像我們這一世代, 不少人做一行怨一行.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 談到一位知名漫畫家, 每天從故宮附近的至善路宅邸前往工作室時, 看到車水馬龍的人潮, 想到自己是多麼幸運, 因為他是抱著快樂的心情前往辦公室去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 而路上那些人, 卻有不少人是為了生活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但這位畫家當時決定走畫畫這條路的代價是, 被憤怒的父親轟出家門.

記得以前看書有個印象, 就是有不少畫會成員, 本身是工作繁重的醫生, 有些人是為了洗滌永無止息的看診, 開刀, 巡房所帶來的疲憊. 更有不少醫生學畫, 是因為年輕時對繪畫有天份有興趣, 無奈成績太好, 一路考上醫學院, 當時若選擇美術系, 搞不好帶來家庭革命也說不定. 但回顧職場生涯, 樂在工作嗎?

老狐狸則是相反, 太有意見, 不顧父母外婆勸說, 放棄雄中與屏師, 改唸國立五專電機工程, 因為我想要當工程師, 不要當教書匠(呵呵, 志氣高傲, 要教就要當教授!). 後來才覺得, 當工程師確實辛苦, 永遠也學不完, 386 弄完還有 486, 586, 奔騰, 雙核心, 四核心,....簡直沒完沒了. 不像會計師, 學校學完就OK. 但現在這樣不變的行業不多了.

新聞摘錄如下 : 英文不好 乾脆別念大學

"李家同說:「在大學裡,我只學會真空管;我現在所教的,我過去都沒有學過,全部自修學來的。」他認為一旦基礎學問好隨時可轉行,不能轉行則會被淘汰。他尤其注重英文。因為英文好、數學不好還活得下去;英文不好、數學好,根本無法在現代社會存活,乾脆不要念大學。他表示,全球百分之七十的學生普通常識都不夠,只有大量閱讀,多看報紙、國際英文網站以及經典名著,才能增進國際觀。至於我國大學生,他認為除了基礎學問不夠,還不敢挑戰權威、不會創新,建議大學生除了要問「WHY?」還要反問「WHY NOT!」挑戰權威,懂得找出毛病。"

沒有留言 :